广州华南考研培训

别再干着“工头”的活,还以为自己掌握了“经理”的能力

2020年04月29日

别再干着“工头”的活,还以为自己掌握了“经理”的能力

来源 | 吴国华老师《统揽全局-如何提高管理者的核心能力》直播课内容摘录。

编辑 | 砚池公子

什么是管理者核心的能力?有人认为是团队建设;有人觉得是沟通能力;而有人说是执行能力……大部分人都错了!

企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得不到解决,其实都和企业管理者是否具备核心能力,以及这个核心能力有多强有很大的关系。

什么才是管理者的核心能力

我们先来解析一个案例

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销售经理,公司给你安排的年度指标是1000万。

请问:你如何将这个目标分解下去?这个案例看起来非常普通,很多企业每年都会做,来看下图一些企业常见的做法:

以上这几种常见的方法,你可以在自己往年的工作中对照。这五种方法看上去都很到位,但吴老师在这里提醒各位企业管理者,以上这些方法全部是错的!

按照上面这些方法,无非就是在做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这种运算,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就可以做得很好。

如果我们按照这种方式来进行目标分解,那么其实,我们就不算是经理,只是在做一个工头的工作而已。

作为一名经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呢?

从上图可以得出这1000万的目标下面,我们要有相应的手段来作支撑,中间的过程分解我们称之为“策略展开”,策略展开是目标分解的关键,而这才是管理者存在的根本意义。

管理者应该把目标分解展开为“具体怎么做”——展开为下属能够做的一些事情,比如拜访新客户,回访老客户等。

韦尔奇曾经说过:仅仅是有一个宏伟的目标是不够的,决定成败的并不是目标,而是措施。

作为管理者,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分工,而要给下属更具体的策略与措施。

01

管理者的职责=策略展开+组合效应

当我们有一个上级目标时,可以通过策略的展开(我们称之为黄金三角)形成下级的手段。

从上往下看——当你要达成这个目标,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手段来支持目标的实现;

从下往上来——要起到事后组合的效果,就要让整个团队的绩效大于所有个体简单的组合,也就是1+1>2,即组合的效应。


如果没有事前策略的展开,就谈不上事后的组合效果,最终达成1+1>2的这种效果。

所以说,管理者的职责是两个,第 一是面对目标进行策略展开,第2个就是要达到组合的效应。

02

管理者的核心能力=策划+计划

从目标展开到手段是在空间上完成的,但在时间上应该是定型的。

比如说我们要想去攀登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那我们到底有哪些“手段”呢?——第1,必要的体能训练;第2,准备登山装备;第3,登山技能训练;第4,线路的设计;第5,登山天气的预测等。


这就是我们说的一些手段展开,而从目标到手段的展开叫做“策划”。

对时间过程而言,我们可以进行延伸,因为我们最终是要拿出结果,然后把结果在时间轴上面进行过程的反推。

对结果反推的过程,我们叫做“计划”。这二者就是管理者存在的重要意义,也是管理者*核心的两个能力:策划能力和计划能力。

很多人问,我们作为管理者有没有一把杀手锏?其实,这把杀手锏就是你的核心能力:策划与计划,这种核心能力也叫做管理者的解码能力。

03、做管理是一门“完整”的技术活

中草药里有成千上百的药材,中医常会把这些药材拿出七八味或者十几味,组合成治病配方。这是中医神奇的地方,而它*关键的,就是配方的完整性。

如果是八味药材,在少了一味药材组成不完整配方的情况下,会降低药效,难以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治病目标。

有了完整性的药方,才可药到病除,这就是完整性带来的必然性。

从企业经营的目标来看,我们匹配目标的手段必须是完整的,而达成结果的过程也必须是完整的,才可能真正达成我们的目标。

又好比做一道菜,首先要备菜,然后要切菜,还要进行配料。我们做这道菜的过程也必须完整。假如,炒菜前的过程可能都走完了,但最后忘了放盐,那这道菜就无法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所以,有完整性才会有必然性。管理者要做的就是去构思设计“手段”的完整性,并确保行之有效的过程,让我们的目标和结果达成,成为必然的事情。

相关资讯
工商管理硕士(MBA)招生简章(双证) 为什么你制定的战略成了没用的鬼话?答案就在这4点里 自学考试招生简章 没有“被裁员”已是万幸,没休完的年假还能休吗? 职场充电 | 砚池在线商学院学习年卡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