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企业收到税务局补缴残保金的通知,财务人都愁坏了!其实不用慌,我教你三步搞定:先登电子税务局自查,重点盯三个数——在职职工人数对不对、工资总额报没报准、残疾人就业人数和残联认定的一致不。自查完就俩情况:真漏了报错了,别藏,主动打给专管员,诚恳承认疏忽,按指引补钱,...
最近不少企业收到税务局补缴残保金的通知,财务人都愁坏了!
其实不用慌,我教你三步搞定:先登电子税务局自查,重点盯三个数——在职职工人数对不对、工资总额报没报准、残疾人就业人数和残联认定的一致不。
自查完就俩情况:真漏了报错了,别藏,主动打给专管员,诚恳承认疏忽,按指引补钱,配合着一般都能解决;要是数据没问题,那就是虚惊——可能系统识别错了或小误会,这时候写份“情况说明”跟税局说清楚就行。
情况说明参考模板:XX税务局:关于我公司2024年残保金申报人数、在职职工工资总额与个税申报差异,核查后说明如下:一、差异概述:残保金申报人数少于个税月度平均人数。二、原因:1.退休返聘3人:按工资薪金申报个税,但退休人员不构成劳动关系,没计入残保金人数;2.202X年7-8月招2名暑期实习生:签实习协议,按工资薪金申报个税,但没签劳动合同,不算职工,没计入;3.劳务派遣1人:日常费用给派遣公司,派遣公司报个税,但节假日我司直接发慰问费并报个税——按规定劳务派遣人员属派遣公司职工,没计入我司残保金人数。特此说明。XXX公司XXXX年XX月XX日
再说说残保金怎么算,其实不复杂,举个例子就懂:财春公司2023年在职职工140人,残疾员工2人,年平均工资7万。当地年平均工资3万,安排比例1.5%。①因为7万>3万×2=6万,所以按当地2倍工资算;②应缴费额=(140×1.5%-2)×60000=6000元;③安排比例2/140≈1.42%,超过1%,减按50%缴——6000×50%=3000元。
有人问:残保金工资总额必须和个税一致?不一定。比如退休人员工资薪金申报个税,但退休人员没签劳动合同,不能算残保金工资总额。残保金申报表的工资总额要按国家口径来——是应发工资,没扣个税和个人社保前的数,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
那和企税汇缴的工资总额必须一致吗?也不一定,主要看差异预警。比如企业所得税从业人数包括劳务派遣用工,而残保金里劳务派遣人员属派出方;还有退休返聘人员,企税可能算工资薪金,但残保金不算人数和工资。如果没有特殊人员,两者差别不大,小额差异系统不会提示风险——这种情况下,用企税申报表的工资总额当残保金基数也没问题。
最后整理五个常见问题,一次性说清:
问题一:什么情况不用缴?答:安排残疾人达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5%;工商注册未满3年、在职职工≤30人。
问题二:哪些因素影响缴费金额?答:1.在职职工人数(在编或签1年以上合同的,季节性用工折算,劳务派遣算派遣单位);2.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不超当地2倍按实际,超了按2倍);3.实际安排残疾人数(要签1年以上合同、付不低于*低工资、缴社保)。
问题三:分公司≤30人但总分合计超,能免吗?答:分公司在职≤30人,暂免(2024年申报2023年时可享)——总分机构要分别在所在地申报。
问题四:不缴有什么后果?答:财政部门警告,限期缴纳;逾期按日加5‰滞纳金;失信记入信用记录,有的地区不能评先进,负责人不能评先选优。
问题五:亏损能减免吗?答:遇不可抗力、连续两年亏损等,可向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申请减免缓缴——缓缴最长6个月,减缴不超1年应缴额;破产或歇业可免缴。申请要带书面报告、重大损失证明、审计报告等,每年5月底前向财政部门申请,6月底前批下来。
专业解答各类课程问题、介绍师资和学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