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渭滨区的山夜里,常有这样的场景:无人机升到30米高,热成像仪盯住野猪,飞手轻按按键,钢箭“唰”地扎下去,野猪立马倒在地上。飞手说,用这无人机坠箭技术,一晚能猎20多头——搁以前用狗猎,一个月也就逮两三头。现在好多地方野猪成灾,宝鸡市财政专门拨了179万元专项经费...
陕西宝鸡渭滨区的山夜里,常有这样的场景:无人机升到30米高,热成像仪盯住野猪,飞手轻按按键,钢箭“唰”地扎下去,野猪立马倒在地上。飞手说,用这无人机坠箭技术,一晚能猎20多头——搁以前用狗猎,一个月也就逮两三头。
现在好多地方野猪成灾,宝鸡市财政专门拨了179万元专项经费,优先给无人机坠箭技术用。这技术效率高,还不糟蹋农作物,农户都叫它“护农的家伙事儿”。
2024年全国给野猪致害的补偿资金超1亿元,可还是补不上农户损失;传统猎一头野猪要花4000到7000元,山区农户根本扛不住。国家林草局专家张明海直截了当地说:“这项新技术来得太及时了”。
宝鸡给这技术立了严规矩——飞手得有狩猎证明才能上岗,无人机和钢箭(大伙俗称“牙签”)全要报备,每根箭有编号,尾翼颜色对应飞手,GPS全程记轨迹,出了事儿能精准查到人。
11月湖北十堰林业部门也用上了这技术,看来用的地方越来越多了。
可欢呼声还没散,麻烦就来了。江西上饶养牛户黄林在草坡上捡着根30厘米长的钢箭,“拔的时候得使大劲儿”,这是村里最近第四次看着这玩意儿了。
更让人闹心的是,湖南、山西有人用这技术误杀了家禽,江西、重庆警方还破了好几起用它猎国家保护动物的案子。
退役射击运动员陈策说,这钢箭杀伤力跟54手枪差不多——30到50米高扔下来的500克三棱刃钢箭,能直接扎穿牛背。
甘肃猎人王明死活不同意用这技术:“就算护了一万亩田,伤一个人就啥都别说了”。他只用无人机定位,捕猎还是靠猎犬。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专家孙全辉也提醒,风一吹、地形有点起伏,都可能让箭扔偏。
一边是野猪祸害农户的急事儿,一边是技术没管好的风险,无人机坠箭这会儿陷进争议里了。作为新兴工具,它还在监管灰色地带——到底是堵还是疏?答案可能不在技术本身,而在规范完善:明确使用标准、全程盯着、违法的罚重点儿,才能让这“护农利器”真能安心帮农户。
沃达航空 助你成功
"沃达无人机培训"是河南沃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基于教育宝SaaS管理系统开设的店铺, 若该店铺信息涉嫌虚假或违法, 请点击这里向教育宝反馈,我们将依法进行处理。
标准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