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文化,培养中医人才 希望更多人能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让...
对刮痧的误解 有人畏惧刮痧,觉得那是损伤皮肤的一种疗法。 其实这是一种 误解 , 误解的原由就是你没有亲自感受过,只是凭着视觉的经验,就像西医对中医的误解一样,拒绝实际的体会,只凭感观的成见。可当你真正刮过一次,且必须找个懂刮痧技巧的人来操作,你当时就会接纳这种方法,并连呼痛快。 拿 颈椎病 这个极普遍但是很难治愈的疾病来说,用刮痧法真是手到病除。当然还有很多疾病,如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 ,如果能巧用刮痧法,将会有多少人躲过心脏搭桥的煎熬呀!
刮痧善于补虚祛寒 刮痧好使的工具是刮痧板,再配上一瓶刮痧油,就全了。有人觉得刮痧只适合热症、实症,这真是“千古奇冤”。其实,刮痧 补虚去寒 的效果更妙。
后背膀胱经刮痧 , 痧一出,火就散了,大家认为是泻火了;其实是用体内的积热把后背的风寒赶走了,所以应该说是祛寒了。说祛火呢也对,但不是你所理解的那种光热无寒的火。 刮痧善补虚,但补的不是气血两虚的虚,而是因瘀而虚的虚。
举个例子,有个患者的右手腕不知为什么一点劲儿都没有,甚至拿不起书包,手指还总是发麻。到医院,医生说可能是颈椎或者是脑神经的问题。可核磁共振都查了,也查不出个原因。于是去找了位中医专家朋友帮忙诊治,专家说:“手发麻说明气脉是通的,只是气至血未至。” 必有阻塞之处 。 专家于是在他的右臂上仔细查找,发现他肘部天井穴上方有一点按下去痛不可忍,已经形成了一个硬结。 他说,这地方两个月前踢球时曾摔伤过,当时没管它,疼了3天就不疼了,没想到变成了瘀滞。专家在他的痛点及整个三焦经刮痧,当刮到接近手腕的时候,手已经运动自如了。 身体弱者,需先培补气血 如果你身体太弱,还是要 先培补一下气血 再刮,否则是不出痧的。一定要清楚,痧不是你用刮板刮出来的,而是 体内的气血顶出来的 。所以当我们用力刮也不出痧的时候,那就是体内的气血没顶到那里,就别再白费劲了。 刮痧的实质 有人说,出痧就是人为地造成了血管的损伤,是毛细血管的破裂。其实,刮痧是将粘着在血管壁的瘀血清除到血管外,然后再经血液重新吸收入血管,经过全身的循环,将刮出的废物从尿液排出。
1.心脏功能弱的人 很容易晕倒,尤其是坐着刮时更容易出现这个问题,一般会有心慌、头晕、恶心的症状。
2.气血很虚弱的重病人 不要刮,会白白耗费他的气血,这样的人刮出的瘀血不会被带走,出来的痧很久都下不去。
3.有皮肤病的人 也先别刮,因为不知皮肤病的来龙去脉,有时会把内毒引出来却排泄不掉。
4.孕妇不要刮 。
5.癌症病人 也不建议刮,会出现许多不可预知的问题。
6.对于有出血倾向的人来说 ,刮痧是双刃剑,特效和危险并存,没搞清病因情况下也别刮。
7.6岁以下的小孩 先别刮,可用捏脊替代。
8.血压很高的人 也先别刮。尽管刮痧对于高血压有特效,但特效的东西都不是平安药,如果不能确保安全,还是先回避风险吧! 总之,刮痧会加速血液循环,对心脏是很好的锻炼,作为 防病 来用,安全有效。
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病灶点很深,刮痧法触及不到;二是气血不足,体内的气血没有顶过来,瘀血就难以出来。 刮痧无效,拔罐补救 这时用 拔罐法 可马上见效。病灶点深的,如果一拔很快出现黑紫印,那深层的瘀血就被拔出来了;如果还是罐下无痕,那就要耐心地在此处拔几天,每天10分钟,直到出现黑印为止。 拔罐 可补可泄 。如想补肾,就光在 肾俞穴拔罐;补胃呢,就在中脘和足三里 拔罐。如拔的地方太多反而会将气血分散,达不到补的效果,会白白泻耗了气血。 拔罐具有引血功能 拔罐*棒的功能就是它的 引血功能 。有个糖尿病病人,膝盖下足三里附近有个直径两寸的溃疡点长期不愈合,使用了各种消炎药,也敷贴了中药生肌散之类,都没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