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中伏,气候炎热至极,万物生长旺盛,人体气血趋向体表,从而形成阳气在外、阴气内伏的生理状态。 所以此时应顺应气候,加大外在的阳气,去化解内伏( 尤其是三伏主位:肺部 )的积寒、积湿。
但是到了秋冬,天地间阳气逐渐收藏起来了,再加上秋冬,有些家庭有进补的习惯,稍微吃多了油腻难消化的食物,就会造成 中焦堵塞 ,加重体内的痰湿,再加上夏季伏藏在体内的寒湿—— 双重打击, 自然很容易引发咳嗽,所以有些灸友没有感冒症状,突然间就咳嗽了。 秋冬的寒气也比较重,如果一不注意,寒气入侵,这样内外寒气相互交结,也更容易引发灸友咳嗽。 这种情况下,灸友记得不要盲目跟随进补,且要减少吃水果的量,可以吃点白萝卜陈皮水,多选择清淡好消化的食物,晚上睡前顺时针摩腹,如果寒气比较重的灸友,白天可以适当艾灸 神阙穴 ,帮助身体把寒湿排出! 最重要 的是,来年夏天不要经常吃冷饮、吹空调,夏季要把阳气养足了,不仅秋冬少生病,而且体质也会增强、宿疾也得到改善!
01 咳嗽的三伏灸法 咳嗽是呼吸系统临床的常见病症之一,咳嗽大多与肺有关。 因为肺主呼吸之气,人体通过呼吸进行气体交换,吸清吐浊、吐故纳新。肺有宣有降,气道畅通,人体机能就能正常运转。 而 秋冬咳嗽大多与风寒入肺有关 。 风为六淫之首,其他外邪多随风邪侵袭人体,夏天空调中的风寒从口鼻或皮毛进入肺部,肺气被束,肺失肃降,导致肺气上逆而咳嗽。 三伏灸拔除肺部风寒,秋冬肺寒咳嗽、感冒少发作! 咳嗽、易感冒,三伏灸穴位: 大椎、肺俞、天突、中府 太渊、列缺、三阴交
02 哮喘的三伏灸法 哮喘的主要原因是肺部有痰湿停聚,再加上大部分哮喘病人体质都比较虚,易感邪气,引起气动痰升,阻塞肺络,而致肺失肃降,出现痰鸣、喘逆、呼吸困难等症状;肺气虚,卫外不固,易感风寒,痰浊阻于气道而致。 哮喘是最适合三伏灸的问题之一 !因为三伏灸能很好的补充超足的阳气,促进身体代谢,排出阻于气道的痰浊! 哮喘,三伏灸调理穴位: 大椎、肺俞、肾俞、膻中 中脘、关元、足三里
03 老慢支的三伏灸法 支气管炎按病因分为外感风寒、外感风热和外感燥热三种。 而80%的支气管患者属于外感风寒型,冬季是高发期,常表现为咳嗽、多痰,痰液清稀、鼻塞流清涕,有时伴有怕冷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 尤其是冬季,天气寒冷,阳气收藏,风寒入侵,肺气虚弱,肺气被束,肺失肃降,导致肺气上逆而咳嗽。 脾虚失运,津液不布,聚而成痰,痰湿上泛而多痰。频频咳喘,就会肺虚及肾,肾气虚衰,气不归元而为咳喘。
而夏天艾灸,补益肺肾,就能增强肺的底蕴,减轻、防范冬季发病。 支气管炎、艾灸穴位: 身柱、肺俞、肩井、膻中、曲池 孔最、手三里、太渊、丰隆 艾灸方法: 每次3-5个穴位,循环使用,腰腹部每穴30-40分钟,腿部每穴15-20分钟,循序渐进延长,一个礼拜内休息1-3天。 我们可以发现,三伏灸调理呼吸道疾病, 肺俞穴 和 大椎穴 出现的频率很高!是因为: 1、肺俞为肺的背俞穴,是肺气出入的窗口,艾灸它可以补肺气,调理呼吸道疾病。 2、大椎为诸阳之会,艾灸可扶正气,而呼吸道疾病多有正气虚弱的症状,故而补正气是呼吸道疾病很需要的! 以上两穴,也是三伏灸、三伏贴的核心穴位,必需是重点关注对象,就算是没有肺部问题的家人,也一定要多多关注,可提高免疫力、抵御寒气入体!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若涉及配方或疗法,仅供参考,请勿随意使用。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