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文化,培养中医人才 希望更多人能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学习中医,认识中医。 俗话说“三寒两倒七分饱”,是健康百岁的三大法宝。 对于人体来说,阳气盛时工作效率*高,因此,白天应尽可能多劳作,待有一定疲劳困乏感后,利用夜间阴气盛的时机休眠。 而夜间睡眠,*应该抓住的就是子时、丑时这一段时间。
子时:23:00-凌晨1:00 丑时: 凌晨 1:00- 凌晨 3:00 子时 很多人认为睡“子觉”是可以养肝的,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 中医认为,一日之中子时阴气*盛,且于五行中属水主肾,此时入睡,肾气得以滋养;此时劳累,肾气必虚。 而心肾相通,肾水亏虚就易于出现心火旺的问题。 而且,子时当令的胆经是人体气机开合的枢纽,子时熟睡就是对胆经*好的照顾。 否则,胆汁更替不利,久之过浓形成结石。 此外,胆受伤容易患各种精神疾病,如抑郁、焦虑等。 丑时 中医认为,丑时是肝脏修复的*佳时段,旧浊血液的净化更新在肝经当令时完成。 若休息不好,肝脏不得修复则易引发情绪烦躁、皮肤粗糙、面色青灰、黑斑等问题。 此外,在半夜睡熟有助于肝胆之气舒畅条达,白天人会头脑清晰,气色红润。 现代社会脂肪肝、肝硬化、肝癌多发,除饮食习惯和职场压力外,熬夜也是很重要的致病因素。
亥时:21:00~23:00 想要睡足“子、丑”觉,早睡是先决条件。 一般来说,晚上入睡太迟有两种情况:一是失眠,二是熬夜。 失眠可以通过医疗手段改善,熬夜则只能靠我们自己去克制。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睡眠宜早,*好21点入眠,勿过22时,也就是在亥时入睡。 因为,自亥时(21:00)起,至丑时(凌晨3:00)止,自然界阳气潜伏,阴主静养,这是其它时间难以替代的睡眠良辰。 人与动植物都在白天吸收太阳能量,夜间把水谷精微转化为营血,滋生新细胞。 若错失此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机,细胞新生赶不上消亡,人会衰老加速,杂病丛生。 很多人认为,虽然熬夜,但在白天补足睡眠时长就无损健康。 事实上,白天昏睡补觉,并不合天人相应的节奏,补觉的睡眠质量也往往远不及正常的夜间睡眠。
小贴士:人可早起,不宜晚睡 对于很多需要加班熬夜的小伙伴来说,如果需要延长工作时间,其实可以将工、休时间略加对调,便可解决这一问题。 即21点就寝,凌晨3点开工。 这样既保证了在*佳睡眠时间入睡,还能“挤出”时间更高效地工作,很多古圣先贤都是这样做的哦,效果一定比熬夜赶工更好!
早睡难入眠?记住以下几个“助眠”小技巧—— 0 1 保证白天有足够的关照 调节昼夜生物节律的关键要素是光线,只有白天光线足够亮、晚上光线足够暗、睡时环境足够黑,才能确保褪黑素正常分泌,进而保障睡眠深度。 0 2 忙闲有度的轻松社交 白天想尽办法忙起来、晚上极尽所能闲下来。越是临近睡眠,越不主张做剧烈运动,否则很容易因为兴奋而难以入睡。 0 3 适当的腹部按摩 腹部是脾胃脏腑之所在,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黄帝内经》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胃不和则卧不安”。 现代医学研究已证实肠- 脑轴的存在,认为腹部是人的第二大脑,并提出“腹脑理论”。 经常采用艾灸、腹部按摩等方法,能有效促进气血流通、提升睡眠质量,从而改善免疫力。 0 4 睡前泡脚 人的双脚密布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也存在着与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 用热水泡脚能刺激这些反射区,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特别是微循环,起到调节内分泌系统、改善器官功能的作用,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增进睡眠质量的保健效果。 0 5 睡前不喝酒或咖啡 这两种饮料这会延长睡眠周期中的轻度睡眠时期或快速动眼期的时间,深度睡眠会被抑制导致频繁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