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文化,培养中医人才 希望更多人能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学习中医,认识中医。
头痛八针 【取穴】 百会、风府,风池、太阳、合谷。 【功用】 祛散风邪,疏导经气,活血通络,清热止痛。 【主治】 各种头痛。 【注解】 头痛是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在许多疾病中出现。关于头痛在医书中有头风、脑风之记载。《证治准绳》:“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二门,然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皆当验其邪所从来而治之。” 头为诸阳之会,又为髓海所在,五脏六腑之气血皆上会于此,故外感时邪、脏腑内伤都可发生头痛。 本方以治疗外感头痛为主,方取五穴八针。在五穴之中风府、风池、太阳皆为散风通络,合谷清热,百会诸阳之巅顶,为治头痛之主穴。 《冷庐医话》:“头痛属太阳者,自脑后上至巅顶,其痛连项;属阳明者,上连目珠,痛在前额;属少阳者,上至两角,痛在头角。以太阳经行身之后,阳明经行身之前,少阳经行身之侧。厥阴之脉,会于巅顶,故痛在巅顶。太阴少阴二经,虽不上头,然痰与气逆壅于膈,头上气不得畅而亦痛。”对头痛的辨证、辨经、辨病作了明确的鉴别。 【配方剖析】
【取穴】 处方(1)外感头痛 主穴:百会、风府、风池、合谷、列缺。 辅穴:随症加减。 外感表邪:加曲池、外关、大椎。 恶寒发热:取风门、肺俞拔火罐。 高烧不退:刺十二井穴放血。 处方(2)内伤头痛 主穴:百会、风池、头维、合谷、列缺。 辅穴:随症加减。 肝气上冲:加侠溪、行间。 痰食内仃:加中脘、丰隆。 中气不足:加膻中、气海。 阴虚血亏:加肝俞、脾俞、三阴交。 处方(3)偏头疼 主穴:丝竹空透率谷、风池透风府。 辅穴:随症加减。 左侧头疼:取主穴之左侧穴位。 加大陵、三阴交、太冲。 右侧头痛:取主穴的右侧穴位。 加太阳、合谷、列缺。 兼有感冒:加曲池、大椎。 睡眠不好:加神门、三阴交。
处方(4)前头疼 上星、风池、合谷。 处方(5)两额角疼 头维、悬颅、列缺。 处方(6)眉棱骨痛 解溪。 处方(7)头疼如裂、目痛如脱 头维、大陵。 处方(8)头疼如锥刺 窍阴、强间、曲池、合谷。 处方(9)后头痛 天柱,大椎、后溪,昆仑。 处方(10)头痛项强眩晕 风门、列缺、足三里、内庭、太冲。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若涉及配方或疗法,仅供参考,请勿随意使用。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