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心书》: “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以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
谚云∶“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证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如伤寒三阴三阳,皆有部署,百病十二经脉可定死生。既讲明其经络,然后用药径达其处,方能奏效。昔人望而知病者,不过熟其经络故也。 俗传遇长桑居,授以怀中药,饮以上池之水,能洞见脏腑,此虚言耳。今人不明经络,止读药性病机,故无能别病所在。漫将药试,偶对稍愈,便尔居功,况亦未必全愈;若一不对,反生他病,此皆不知经络故也。 十二经络的名词解释 经络: 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 经: 有路径的意思,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多循行于人体的深部;有一定的循行路线 络: 有网络的意思,是经脉的分支,多循行于人体较浅的部位。纵横交错,网络全身。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十二经络
十二经脉循行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相交,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相交,阴经与阴经在胸部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