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曾说: “儿子回到家很少主动写作业,非要等到我回家他才写。” 这是很多孩子在学习上普遍存在的问题,离开了大人的监督,就像脱了缰的野马,自觉性变得特别差。 父母们不禁反思:“为什么别人家孩子写作业从来不用催,我家孩子却要父母混合双打才哭哭啼啼地打开作业本?” 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到底如何做,孩子的作业才不用大人催? #01 孩子三年级前 父母总是要“催”上一阵子的 首先要明确一点:那些写作业不用催的孩子,他们的父母 要么付出了很多心血,要么用对了方法。 因为几乎没有天生就自觉的孩子, 孩子在主动学习之前,父母都有一段“催促”的过程, 这种“催促”,不是让你跟着孩子后面唠叨,而是帮助他养成学习上的好习惯。 10岁前的孩子,行为约束往往靠的是父母的监督,需要父母坚持底线,给孩子立下一些规矩。 这个时间是孩子性格塑造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也是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为有效的时候。 不然等到高年级,家长想要纠正孩子在学习上的诸多问题就会无从下手。
父母扮演的角色是跟着孩子的成长阶段而变化的。 4、5岁前要给孩子充分的爱与亲密; 而在6岁左右,光有爱还不够,也要偶尔学着做“严父严母”,尤其是进入学习生活之后,毕竟好的习惯,不严格一点,是培养不起来的。 小学是孩子学习生涯的开始,孩子有惰性、有畏难情绪、没有毅力......这些表现都很正常,需要父母用教导和督促帮助孩子克服这些困难。 不要只是指望孩子自觉 ,很少有小孩在完全放养之中,神奇般地学会了克制自己。 尤其是刚上小学的前三年, 在孩子主动性建立之前,父母付出的努力甚至要比孩子更多。 #02 时间观念要从小培养 养成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作业的习惯 有位朋友曾经抱怨过四年级的儿子考试经常因为写不完试卷而丢分,而孩子平时在家写作业就是爱“磨洋工”,只需要10分钟的作业,他能耗时半小时以上。 他不是不会写,而是学习时没有紧迫感,到了考试时,分配做题时间时就出现了问题。 孩子的时间观念,要从小抓起。 懂得时间管理的孩子,往往做事情有条理性、主次分明,分配时间的能力也更高。
至于怎么做,也很简单: 学前的孩子要帮助他认识和感知时间,可以借助钟表、沙漏感受时间的流逝; 给必要的事情设定一个期限,增加孩子的紧迫感,比如电视只能看半小时、再玩10分钟就去睡觉等等; 培养孩子的 守时习惯; 紧急的事情,先做好再玩;不要小看这个排序,坚持下来就能解决大部分拖延问题; 要让孩子体验做事“快”的好处,比如赢得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在作业的问题上,一开始就要和孩子商量好开始的时间和时长。 比如你们说好:放学后回家先写作业,那么尽量让这件事变成习惯。 这样安排有两个好处: 第*,孩子回到家,看看钟就知道作业时间到了,省去父母的反复唠叨。 第二,有了时间限制,孩子学习效率会越来越高。有的孩子一张钟就能搞定,在家就容易拖拉。 孩子写完作业,也能心无旁骛地玩了。 Deadline是第*生产力,它是一种隐形压力,能帮孩子戒掉写作业时的拖拉。 如果孩子认真并提前完成了,多出来的时间让他自己去分配,看动画、找同学玩、看漫画书都无妨, 当孩子体验到快快做事的好处,更容易能激励他下次主动做事。 #03 努力帮助孩子建立起写作业的信心 孩子坚持主动学习的 动力, 是成就感。 有时候孩子不愿意写作业,并不完全是因为孩子喜欢拖拉、磨蹭,而是他在这件事上感受不到任何成就感和信心,当他把作业当成一件痛苦的事情,第*反应就变成了逃避。 这种表现,我们也把它叫做“畏难”情绪。 在《老师请回答》的一期节目中,有个让父母头疼的磨蹭小男孩 , 他提及自己走神、磨蹭的原因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值得我们反思: “每当有困难把我卡住,后面的题我就一眼都看不进去了。难倒我的东西,就会把我拉到走神里面。 ”
孩子的话让人动容,他坦言: 是困难把我困住了。 这也是很多磨蹭小孩的困境之一:作业太多,害怕自己做不完,题目难了,自己不会做,孩子产生了焦虑情绪,于是就学会了逃避,开小差、做各种小动作。 面对这样的孩子,催促是不管用的, 他表现出来的走神、拖拉其实是一种求救。 父母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在作业面前,建立起“我能行”的信心。 第*,将每天的作业根据难易度划分,先从简单的开始,增加孩子写作业的信心,不要让孩子一开始就产生畏难情绪。 第二,作业太多时,可以把任务分成小块,孩子更容易专注和完成。 第三,要看到孩子的进步,即使是小小的进步,也要适时鼓励。 最后也是最重要 的,要学会“忍”,忍得住不去责怪孩子,忍得住立即告诉孩子答案。 有时候一道题说了很多次孩子还是做错,我们很容易失去耐心,开始歇斯底里,最后成为辅导作业的家长大军中*痛苦的那一拨人。 其实,题目不会做,可能是能力问题,也可能是态度问题,但只要进行针对性训练,还是能解决的。 相反,父母 越是强调孩子做不好,他就会越做不好,越不想做。 我们不能够再增加孩子在作业上体会到的无奈和痛苦。
#04 孩子写作业时 家长在做什么很重要 自觉性的建立是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其中,父母的榜样和家庭环境很关键。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家人爱看电视,闹得读一年级的孩子每次写作业都不安分,一会要喝水,一会要上厕所,每次出来就站在走廊里,眼巴巴地看着电视,半天挪不动道。 大人发现后,总是吼他:“快进去写作业!” 但是就是没有人愿意为孩子关掉电视。 渐渐地,孩子放学回家第*件事也变成了看电视,作业催个上百次,孩子才磨磨蹭蹭地打开书包。 这种场景在生活中十分常见,我们不仅没有给孩子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还用手机、电视等物品诱惑了孩子的心,这种家庭成长下的孩子,学习主动性可想而知。 一位高考的妈妈曾说:“监督孩子养成好习惯的过程非常痛苦,你得时时刻刻监督留意他。 这个过程,家长也要自律,而不能像现在很多人那样,把孩子丢一边玩手机。 ” 的确如此。 孩子在家学习时 ,父母在做什么很重要。 *好的选择是拿本书在旁边看,孩子遇到困难,你也能及时帮助他。 如果不爱看书也没关系,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尽量 不在孩子旁边闲聊,不看电视或手机视频,摆脱外部的干扰,孩子的心思才能在学习上。 我们总是期望孩子能自觉主动学习,远离那些容易上瘾的“低级快乐”,然而捷径就是做给孩子看: “好的习惯,爸妈在坚持实行;坏的生活习惯,我不会去做,也希望你不要去做。 ” 这才是*有信服力的教育。 身教远远大于言传,孩子看到的比他听到的更具教育意义。 自觉的父母,更能养育出一个自觉的孩子。
全国课程 在线课程 家庭/学校 讲师/个人 睿爱教育聚集国内外师资团队,致力于为家庭和学校提供有效的教育解决方案与服务,为孩子创造一个尊重、陪伴、有爱的成长环境,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学业成就与社会情感技能共同发展。 睿爱教育专注个人自我成长与管理,倡导持续学习是所有人完成自我蜕变的方式,我们的愿景是——成就每一个人。 睿爱旗下包括:全国线下课程、“睿爱课堂”线上平台、“壹计划”公益讲师平台、“幸福力”签约讲师平台。 睿爱服务产品涵盖:父母学习、婚姻关系、个人成长、讲师认证、孩子发展、营地教育、教师培训、个案咨询、教育解决方案。 讲师,影响力覆盖中国大陆、港澳台与海外。线上课程,学员遍布全球,服务超过24万家长与老师。 国内外师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