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长洋中医培训

五脏五味补泻

作者:长洋临床学府 来源:长洋临床学府 2023年02月11日

传承中医文化,培养中医人才 希望更多人能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让...

【肝】 苦急,以食甘缓和(甘草),以酸泻下(赤芍药),实则泻子心(甘草)。欲散,以食辛发散(川芎),以辛补充(细辛),虚则补母肾(地黄、黄柏)。 【心】 苦缓,以食酸收敛(五味子),以甘泻下(甘草、人参、黄芪),实则泻子脾(甘草)。欲软,以食咸软化(芒硝),以咸补充(泽泻),虚则补母肝(生姜)。 【脾】 苦湿,以食苦燥热(白术),以苦泻下(黄连),实则泻子肺(桑白皮)。欲缓,以食甘缓和(炙甘草),以甘补充(人参),虚则补母心(炒盐)。 【肺】 苦气上逆,以食苦泻下(诃子),以辛泻下(桑白皮),实则泻子肾(泽泻)。欲收,以食酸收敛(白芍药),以酸补充(五味子),虚则补母脾(五味子)。 【肾】 苦燥,以食辛润和(黄柏、知母),以咸泻下(泽泻),实则泻子肝(芍药)。欲坚,以食苦坚硬它(知母),以苦补充(黄柏),虚则补母肺(五味子)。 【张元素说】药的五味,进入五脏或为补,或为泻,不过因其药性不同而自我协调。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辛主散,酸主收,甘主缓,苦主坚,咸主软。辛能发散郁结,滋润燥热,产生津液,通气;酸能收敛缓、散;甘能缓和急证、调适内中;苦能干燥阴湿、硬化软物;咸能软化硬物;淡能通窍。
相关资讯
懒,说明你气虚;掉头发,说明你血虚 如何一针见效,学会“轻针慢捻法” 肠 “癌” 一发现就是晚期!一般身体这个部位“痒”:“癌”细胞已经醒了 肚子肉多,是这里堵了! 小心“富贵包”要了你的命!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