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梦,尽早地让孩子学习编程,能够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科技社会,并在未来具备更强的竞争力的同时,为我国的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近期,中共中央宣传部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成效举行新闻发布会。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双减”政策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校长、教师、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学校更加注重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十四五”规划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国家加大决心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大力投资半导体、5G网络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科技创新势在必行,创新人才培养也迫在眉睫。
的确,“双减”之下,教育理念的变革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一味地追求孩子学习成·绩的提升或许并非有益于孩子的成长。
如果能够让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在这个基础上获得学习的进步,那么孩子未来遇到挑战也能够很好地应对。
而这种思维能力,就是人们常说的:编程思维。
什么是编程思维
很多人都听过编程思维,但对它了解的却不多,甚至会产生这种误解——编程思维就是编程算法。
其实,编程思维并不是编写程序的技巧,而是一种高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高效思维过程,由“分解、模式识别、抽象、算法”四个步骤组成。
分解
将复杂、庞大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分别解决的思维路径
模式识别
单独检视,思考每一个小问题,搜索解决方案
抽象
剖析出问题的核心,聚焦几个节点,忽略小细节,形成解决思路
算法
设计步骤,执行
我们就拿“整理书包”这种生活中极其常见的问题举例,如果用编程思维的思考方式是这样的:
◇ 编程思维:分解,拆分问题;
◆ 实际应用:看课程表,把今天用过的书去除,放入明天上课所需要用的书。
◇ 编程思维:模式识别,观察规律、趋势;
◆ 实际应用:发现今天和明天的课程,有些是重复的。
◇ 编程思维:抽象,建立自己的模式;
◆ 实际应用:书包里保留重复用的书,只取出明天不需要的书,放入明天新课程的书。
◇ 编程思维:设计步骤,解决问题;
◆ 实际应用:预判今明两天是否有重复的课,保留重复课程书籍,再放入明天新课程所需要用到的书。
对于最后一步的算法,可以这样展示(整理书包算法流程):
◆ 是否有重复的课 → 是 → 保留重复的书 → 拿出明天不上课的书 → 放入剩余明天需要的书;
◆ 是否有重复的课 → 否 → 取出今天所有的书 → 放入明天上课的书。
一个简单的“整理书包”,其实就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让孩子能像计算机程序一样去思考,从而锻炼孩子的思维逻辑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编程,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不管是语言艺术还是计算能力等,这些知识在借助编程的情况下,都可以获得一种高效的学习效率。
举个例子,我们接触到的加减乘除、数量、变量、函数、几何等等,这些知识都是相对抽象的概念。
如果说死记硬背这些抽象概念,先不提这个记忆的过程有多困难,即便当时记住了,也没有办法完全理解,更别提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考试中去了。
但通过编程,这个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在通过编程设计作品的时候,孩子就会将这些知识实际的运用到具体的操作当中,也可以说是一种应用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例如让角色左右上下移动,其实就是对x轴y轴坐标的理解与应用。
而通过学习编程,能将抽象的概念有机地融合在编程学习中,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知识,让孩子能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与定理。
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移动支付、疫情防控大数据筛查等等,人工智能科技已成为我们生活必不可少是一部分。伴随大数据的高需求、人工智能的深入,我们也不难发现,未来,编程有可能成为各行各业都需要的基础技能。
科技强国梦,尽早地让孩子学习编程,能够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科技社会,并在未来具备更强的竞争力的同时,为我国的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班教学,思维导图教学法,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