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季,闷热潮湿的天气已经让人非常难受,而人们流传的“夏季养...
在夏季,闷热潮湿的天气已经让人非常难受,而人们流传的“夏季养阳”的养生原则不禁会让一些人心生疑问: 炎炎夏日,那么热再去补阳不是“火上浇油”吗?
“春夏养阳”的养生观点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提出,是顺应四时、天人相应的养生方法。其实夏季阳气旺盛,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补充阳气对体虚的人正是“顺势而为”的好时节。 随着气温上升,人们会想出很多方法来消暑降温,凉茶、冷饮、空调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行为都很容易伤阳气,身体慢慢变得虚弱就不足为奇了。
夏天是人体阳气*为旺盛的时候,腠理开泄,阳气浮于外,阳气易耗散。人在熟睡时全身基础代谢减慢,体温调节功能下降,身体抵抗力变弱,这时开空调、睡竹席、长时间吹风扇都会让寒邪“趁虚而入”,使身体遭受风寒,损伤阳气,很容易感冒、关节痛,也容易引发心脑血管急症,很多老年人就是在这个时候出问题。 炎热的夏季,冰淇淋、冷饮和冻西瓜,清凉爽口备受欢迎,但也耗损了人体阳气,特别对脾胃的阳气损伤*大,容易导致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疾病。
阳气虚有什么表现呢? *常见的表现是畏寒怕冷,手足冰凉,舌苔一般表现是舌体淡而胖,有齿印,舌苔白色、湿润。从脏腑来讲,阳虚分为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而女人、老人*易阳虚。 心阳虚:神疲体倦、心慌气短、畏寒怕冷、面色苍白。 脾阳虚:食欲减退、腹胀、大便稀溏、胃痛而喜温喜按,多见于胃肠道疾病。 肾阳虚:腰膝酸软、畏寒肢冷、五更泄泻、完谷不化、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
补阳气*简单的方法就是——晒太阳,而不是单靠吃高句丽参、虫草等药材来补益。 要多晒背部,特别有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以及有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等各种慢性病的中老年人,背着阳光而坐,让肩背部的各个穴位吸收太阳之阳气,以起到壮阳祛寒的作用。 当然,在晒太阳后要注意增加饮水,补充身体丢失的水分。 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包括海鲜、饮料、雪糕等冰冻饮品,甚至寒凉的水果,如火龙果、西瓜、香蕉、雪梨等。 平时少吹空调,不用冷水洗头洗脚,避免淋雨。 需要提醒的是,传统的凉茶大多过于苦寒,易伤脾胃,夏天应少喝凉茶。应季之品如菊花茶、绿豆汤等也不能贪多,特别是肠胃虚寒的人要少吃。日常要喝温水,尤其是出汗口渴时更应喝温水。
冬病不是单指冬天才发作的病,实际是统指阳气不足的病,如反复感冒、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胃肠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女子宫寒等疾病。 这类疾患往往病程较长、不易根治。 在夏天补阳其实是借助天时,利用这一有利时机顺势给人体补充适量阳气,调动人体阳气,能够有效祛除身体疾病,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比冬天补的效果好,身体更容易接受。 中医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中药、天灸、穴位艾灸、拔罐、热疗等温热疗法,其中天灸*为人所熟知。
陈老师 1856542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