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为了治病、保健等需求,热衷于把中药饮片打成粉来服用。他...
不少人为了治病、保健等需求,热衷于把中药饮片打成粉来服用。他们请中医师开方后,就让药店将中药饮片放进打粉机、破壁机进行打粉,然后直接冲水喝,认为这样子很方便,也很节约时间,或是打粉后装入胶囊里,以便于随身带走。
这种想法尽管看起来很方便,能够将药品全部使用起来,而且操作和服用便利,但是或许 非但起不到保健、医治效果,还对健康有害! 中药成分复杂,煎煮过程产生的化学反应较多,因此医师开具的药方对煎煮都有一定的要求,有的先煎,有的后煎,有的包煎,有的烊兑,有的冲服,这些都是按病人的病情与中药的性状来决定的,不是患者可以为所欲为。 中药剂型的选择亦是如此,汤剂、丸剂、散剂、膏剂等等,中药打粉大致归属于散剂,而在疾病中,感冒内科类可以用汤剂和丸剂、散剂,风湿跌打、外科类适合用酒剂,滋補保健类可用膏剂、酒剂效果较好,总归是 因人因病而异 。
中医药是中国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是中国历代人民经过不断的实践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而汤剂是中医传统的医治办法之一,各类中医经典记载的方剂,基本都是以熬制成汤剂的办法为根底,里边的各种药物配伍的比例和数量,也都是以汤剂为基础而摸索出来的。 因此,需要煎煮的中药不能够随意打成粉末。 一方面, 中药成分杂乱,煎煮过程的化学反应较多,决定着中药煎煮的具体方法。只有依照这些特殊要求去操作,才能 确保方药发挥的效果 。如果将需求煎煮的中药全部打粉装入空心胶囊,无论还是疗效均不同,而且因为有胶囊的存在,进入到胃肠道的生物吸收、利用度也不同,随意打粉服用 发生毒副反应的概率也较大 。 比如说,有一些动物安排和动物类药材,本身简单被微生物污染,煎煮进程也是一个消毒进程,能够消除病原微生物,确保用药安全。中药煎煮仍是一个减毒增效的进程,也是药物相互效果的进程,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充沛溶出,达到有效浓度,更好地发挥药效。
另一方面 ,为什么说中药不适宜打粉,也是 从药物的特性及应用出发 而考虑,如: 1、熔点低、黏性强的中药,如乳香等,打粉后温度稍高即容易结块,不利于保存。 2、挥发性芳香类的中药,如薄荷、枳壳等,打粉后挥发油更容易散失,药效也随之降低。 3、质地轻飘的中药、花类中药,如金银花、菊花等,打粉以后质轻飞扬,且有效剂量体积偏大,不便于冲服。 4、粉末异变的中药,打粉后性状异变的中药,如灵芝粉末呈棉絮状,并不适宜泡服或冲服。 5、有毒的中药,如附子、半夏等,其毒性在高温煎煮过程中可逐渐降低,用药较为安全,而打粉直接服用就容易引起中毒。 6、动物类中药,如地龙、水蛭等,可能存有细菌或容易被细菌污染,如果直接打粉服用,容易出现胃肠道反应,如腹痛、腹泻等。
即便是体积大、质量重的矿石类及动物骨骼类等中药,如牡蛎、龙骨等,里边许多成分不能溶解在水中,但古代先人总结出来的汤剂里边,或许就只需要这些部分溶出的物质,而不能溶解的部分对于疾病的医治并无需要的效果。将这些东西全部磨成粉吃进体内,可能带来身体的损害。 早在2018年,针对药店、诊所擅自对中药饮片进行炮制的乱象,就已经有相关文件进行规范: 2018年4月19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修订的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2018年第16号)》。通告要求,省级饮片炮制规范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其收载范围仅限于具有地方炮制特色和历史沿用的临床习用品种;不得收载未获得公认安全、有效性数据的尚处于科学研究阶段的科研产品,以及片剂、颗粒剂等常规按制剂管理的产品;对于饮片打粉,除确有公认的临床习用历史的品种之外,不应作为规格收载。除另有规定外,炮制规范所用的原药材应是国家药品标准或地方药材标准收载的品种。辅料应建立相应的质量标准,也应对包装材料、包装规格、保质期等进行必要的考察。
因此,中药能煎、须煎的,尽量不要打粉服用,如果确需服用单味中药粉的,以下几点有必要注意一下: 1、某些动物药材不适合打粉,特别某些本身容易被微生物污染的药,如桑螵蛸,是动物卵鞘,含有病原微生物,*好经煎煮高温消毒后服用。 2、本身有毒性的药材不适合打粉,这类药打粉后因混合不匀,导致无法准确控制每次服用的量。打粉后或许致药效增强,毒性也随之增大。例如,全蝎煎服需3~6克,而研粉吞服每次只需0.6~1克。 3、含挥发油的药材打粉要注意破坏机温度,如枳壳、豆蔻、薄荷等,破坏机在高速旋转进程中温度较高,或许导致有效成分挥发油的蒸发,应采取短时刻多次破坏的办法,尽量下降破坏机操作温度,减少挥发油的蒸发。 4、打粉中药需保存在密闭的容器,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贮存不要超过两年。某些成分特殊的药材需要密封好后放入冰箱冷藏,如熟地黄、枸杞子等,以免药粉吸潮发黏,影响药效。 如果确实需要中药打粉的时候,一定要到正规专业的中医院门诊、药房、中医诊所咨询中医师或者中药师,以免出现用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