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杏林大讲堂

保护阳气,做好“春捂秋冻”,那您知道“捂”哪吗?

作者:广东省医药临床学府 来源:广东省医药临床学府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16日

有句老话说得好:“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虽然我们将这句话时常...

有句老话说得好:“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虽然我们将这句话时常挂在嘴边,但我们真的理解吗? 春捂,通俗的说就是春天不着急着减衣。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从中医养生角度讲,“春捂”是顺应春天阳气生发的需要,更好地保护身体的阳气。
春季天气时冷时暖,温差较大,时有超出人体适应和调节的范畴;气温骤降后,如遇长期绵延阴雨,导致气温难以回升。此时,如 过早脱掉棉衣,机体难以适应,就会导致抗病能力下降,病邪趁虚而入 ,易引发各种疾病。 不同人群“春捂”各有侧重 0 1 女性注意下半身保暖
女性的生殖系统怕冷,所以*棹忌腹部受寒。如果腹部着凉,容易导致痛经、宫寒不孕、白带增多、盆腔炎症、腰骶酸痛等。 中医认为,人体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所以,女性在春季要保护好自己的腰骶部、小腹部及肚脐附近。
0 2 老年人保护好关键部位
老年人特别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更应注意“春捂”。 中医认为,背为“阳中之阳”,后背如果受寒,容易阳气不足。 如果有慢性脑供血不足、脑卒中等脑部疾病的老年人,避免冷风直接吹向头部,引起血管收缩加重病情。 对于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应注意前胸后背的保暖,防止诱发旧病。 对于有糖尿病足和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以及痛风病患者,要保证足部温暖。
0 3 小儿衣物适时增减
对于学龄前儿童,可以按“春捂秋冻”和“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的原则来做,但由于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代谢旺盛,应根据小儿适时情况做出判断。例如,常常感知一下小儿的手脚温度、鼻尖温度和用手摸摸小儿背部是否温暖、有无出汗。如果背后出汗,说明小儿穿多了,或者小儿正在运动,要减少衣服穿着;如手脚冰冷,则说明小儿穿少了。
何时可以不再“捂”? 一般情况下,立春后*短也要捂10~15天。这是因为虽然立春代表春天的来临,但冬季的低温并不会立刻回升,需要至少10~15天的过渡时间。 “捂”讲究“815”原则。当昼夜温差处在8摄氏度以上时需要“捂”;当气温连续几天保持在15摄氏度以上时就不需要“捂”了。 外国人都开始学中医了, 你还在等什么?
相关资讯
这7个动作,练出好腰,肝肾全调,非常简单! 立秋:暑去凉来,叶落知秋,收好初秋的养生方法! 疏通膀胱经,祛湿排毒的*大通道 或许你也有寰枢关节错位,头晕头痛的元凶! 苦瓜煮水的功效,你也许想不到!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