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四个节气,通常在每年8月22日至24日。此时秋云飘逸,秋水如镜,秋阳爽朗,秋风清透,秋天的童话悠然拉开帷幕。 “处”是终止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酷暑结束,这时,三伏天已近尾声。由于受短期回热天气的影响(俗称“秋老虎”),处暑过后仍有持续高温,会感到闷热,天气由炎热向闷热转变,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前后。
一般中午比较炎热,早晚会凉爽起来,再加上时不时来上一两场雨,正是 “一场秋雨一场凉” 。唐人白居易说:“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宋人苏泂也说:“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这沁人的“新凉”所带来的神清气爽,是其他任何季节都不会有的。 预防“秋老虎” 正值气温变化阶段的一个节气,中医认为炎热的夏季属阳,凉爽的秋季属于阴,处暑前后为阳气开始内敛,阴气开始外长的时候。此时的大自然下,冷空气南下次数开始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南方地区,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遭遇高温天,这就是名副其实的 “秋老虎” 。
白天气温虽然仍会很高,但早晚温度低,温差较大。此时,不宜过多过早地添加衣服,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准,以提高机体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当然,'秋冻'还要因人而异,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代谢功能下降,血液循环减慢,既怕冷又怕热,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更应及时增减衣服,预防感冒。 调节起居,化解秋乏 处暑后,人体出汗明显减少,水盐代谢功能逐渐恢复平衡,机体进入生理休整阶段,水盐代谢开始恢复原来的平衡,心血管和神经系统负担缓解,肠道功能日渐正常,由此,身体就会出现各种不适应,一些在夏季时潜伏的症状就会出现,机体于是出现疲惫感,产生 “秋乏” 。 处暑时节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泻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因此,化解“秋乏”,要
饮食更宜清淡、滋润 另外饮食宜偏向 清淡、滋润 ,而且营养学家常说,季节进入秋天,要多喝蜜,少吃姜。因为秋天气候干燥,燥气伤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姜,更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失水、干燥。那么,人体就必须经常给自己“补水”,多喝水也就成了我们对付“秋燥”的一种必要手段。 想去秋燥必须养阴,而养阴的重点在于留住水分。除了多吃平润的食物、注重水分的摄取以外,建议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水,可以让整个消化系统苏醒过来,肠子开始蠕动,就会想上厕所,当然也就不会便秘了;但是千万不要喝冷水,因为人的脾胃喜温忌寒,冰水多喝反而损伤脾阳,有害健康;宜多吃西红柿、茄子、马铃薯、葡萄和梨等食物。 处暑养生喝什么茶? 这里推荐两款茶饮帮助人们舒适度过处暑季节: 1、金银花茶
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秋季气候干燥,不少人发生咽喉干痛、身体燥热等“上火”的症状后,便自行饮用金银花清热泻火。秋天饮用金银花茶也可以达到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 但脾胃虚寒的人不适合饮用,因为金银花和菊花皆属寒性,容易引起腹泻腹痛。并且,女性在经期内也不宜饮用。 2、玫瑰花茶
以玫瑰花茶为代表的花茶,不仅可以红颜润肤,而且能够解郁活血,治疗痛经,改善月经失调。秋季气温降低,天气干燥,玫瑰花茶对于女性保健而言,是个不错的选择。泡玫瑰花的时候,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调入冰糖或蜂蜜,以减少玫瑰花的涩味,加强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玫瑰花*好不要与茶叶泡在一起喝。因为茶叶中有大量鞣酸,会影响玫瑰花舒肝解郁之功效。 好课推荐 四气五味 升降浮沉 认识本草之形 寻觅中药之妙 学习临床实用、常用中药的功效应用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课程
关注下图二维码视频 免费 学习(师承和确有专长必考) 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易经,中医基础理论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经络穴位学……解剖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