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AI人才培养加速,将填补我国500万AI人才缺口。继浙江大学等35所高校本科新增人工智能专业后,教育部近日再次发布公告,高校职业教育(专业)新增人工智能等9个专业。
教育部官网公布《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在相关学校和行业提交增补专业建议的基础上,教育部组织研究确定了2019年度增补专业共9个,自2020年起执行。其中《办法》中增补的专业就有人工智能技术服务。
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主要面向人工智能产业及其应用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开发、系统运维、产品营销、技术支持等岗位群,从事人工智能应用产品开发与测试、数据处理、系统运维、产品营销、技术支持等工作。
高校AI教育三步走
2030年成为世界创新核心
2018年4月2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制定了从2020年到2025年再到2030年的“三步走”规划。
到 2020 年,基本完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体系的优化布局,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
到 2025 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部分理论研究、创新技术与应用示范达到较高水平,有效支撑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智能社会建设。
到 2030 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此外,2019年4月,教育部也联合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北京大学,启动了“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按教育部规划,此大型计划将在5年内培训高校至少500位AI教师、5000位AI学生,并帮助500位AI教师返校开设AI课程、培养更多AI人才。这或将成为全球较大规模AI人才批量培训计划。
为什么要开设人工智能专业?
1、人工智能是国家战略,可以渗透到各行各业
人工智能目前是国家战略,在这个指引下,不同于以往的计算机类的毕业生只能从事IT口的相关职业,未来人工智能的思路和意识是可以渗透进各个行业的。这些人才的就业面会是非常宽泛的。
2、人工智能的春天来了
2018年图灵奖获得者中,深度学习三巨头Geoffrey Hinton等获奖。三位获奖者在业内被称为“当代人工智能教父”,开创了深度神经网络,而这项技术已经成为计算科学的关键部分。
Hinton认为,不会有人工智能的寒冬,因为人工智能已经在驱动着手机了。在过去人工智能并不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现在它已经是了。
3、人工智能与各领域的结合不断加强
手机可能就是人工智能离我们最近的工具。用美颜相机拍一张美美的自拍照,“刷脸”解锁手机、指纹支付等都是人工智能的范畴。人工智能与各领域的结合也不断加强,推动了许多新兴领域的研究发展。
虽然知道国家重视科技,但是为了发展人工智能,竟然拼到了这种程度。还是让人难以置信!这也意味着,人工智能高等人才的培养,将加速进行。
未来是人工智能的时代,而编程也就是人工智能一个底层的技术,也就是说人工智能这个大楼无论盖多高,它都需要编程作为底层的支持来实现。
作为家长,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有前瞻性
10年,20年以后,
如果想到孩子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您是否还会犹豫让孩子上编程课?
关于少儿编程
如果要进行少儿编程的学习,家长需要对编程有一定的了解和初步的认识,要明白孩子应该学习哪些程序语言,将来要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入门级的编程现在都是scratch,是麻省理工大学开发的一套少儿编程框架。这套编程工具系统可以让零基础的青少年对编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是编程入门的较好教学系统。
在scratch完全掌握以后可以学习python编程,python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编程语言,在计算机世界应用的非常广泛,是一种易于入门学习但却专业能力又非常高的语言。我们熟悉的知乎、豆瓣都是用python语言开发的。Python语言又是人工智能的语言,将会成为未来世界的通用语言。
Python阶段完成后,可以进行一些更专业的学习,了解一下是什么构成了互联网的大千世界。正是WEB前端编程结合python等后台编程共同完成了互联网世界的构建。
最后小扣相对家长们说一句,编程是一个需要长期学习和投入的课程,要持续学习,直到基本掌握。
小班教学,思维导图教学法,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