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家长选管乐课总犯愁:课程够不够专业?孩子能不能坚持?有没有展示机会?做了10年校园管乐的格莱美有办法——和20多所学校合作把课开进教室,用舞台演出让孩子找到成就感,科班老师讲音符背后的故事,连对天赋要求低的单簧管都能让孩子爱上。说不定孩子吹乐器时眼里的光,比考级证更动人。
走进济南洪家楼第二小学的音乐教室,常能看到鼓号队排练《出旗曲》——指挥棒一挥,小号声部立刻飘起清亮旋律。这背后是格莱美乐器团队的驻校指导。作为山东校园艺术服务中心下属机构,他们做了10年校园管乐,和舜玉学校、经七路一小等20多所学校合作,把专业管乐课搬进校园,主打鼓号队、管乐队和乐器社团推广,想让孩子不止学乐器,更能听懂音乐、会用音乐表达。
不少家长吐槽“孩子学乐器光闷头练,考完级就不想碰”,格莱美早想到了——把舞台搬进课程。他们的教学理念是“学乐器得玩起来”,定期策划主题汇报演出,去年圣诞汇演上,10岁的小宇第一次用萨克斯吹《Jingle Bells》,下台拽着老师说:“原来我练的曲子真能让大家鼓掌!”除了汇报演出,还会组织考级、参加专业比赛,让孩子在掌声里找到成就感。
学乐器,老师是关键。格莱美的20多位专职老师全是科班出身:要么是山艺、山师等高校优秀毕业生,要么是省歌剧院、市交响乐团的青年演奏家,还有济南市音协的青年音乐人。带单簧管的王老师曾是省歌剧院演奏员,上课不光教指法,还讲《天鹅湖》里单簧管的角色:“光练指法太枯燥,得让孩子知道音符背后的故事——比如这段旋律是天鹅在散步,那段是王子来了。”
担心孩子没天赋?试试单簧管。和钢琴、小提琴比,它不用“童子功”;和小号、长笛比,它更省气。只要心肺正常、上牙基本整齐就能学——7岁的朵朵换牙后才开始学,现在已经能吹《小星星变奏曲》了。
从校园社团到个人小课,从乐理基础到舞台表演,格莱美把管乐做成了“全链条”:小班、大班、分组教学结合,还有分声部排练和室内乐练习,连基本乐科都不落下。现在大明湖校区(历下区明湖东路10-16号)、经一路校区(槐荫区经一路136号)都能预约试听——毕竟,当孩子用萨克斯吹出第*句旋律,眼里亮起来的光,比任何考级证书都珍贵。
格莱美艺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