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61岁的万雪琴阿姨,疫情期间通过小程序自主学习了160多门网课。
武汉61岁的万雪琴阿姨,疫情期间通过小程序自主学习了160多门网课。
万阿姨原本在一所老年大学学习京剧,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她不得不呆在家里。
万阿姨寻思着,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多多拓宽一下自己的视野。
于是,她便利用网上课程自学了服装搭配、葫芦丝、中医学基础等知识。
白天看些时长短、集数少的课,晚上看集数多的,每天学习4-6个小时,一天下来能学完3-5门课。
万阿姨说,网课不仅让自己收获了知识,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情操,更重要的是,还在疫情中稳定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许多网友看到后都自愧不如。
有网友说,自己疫情期间看完了160集的网剧。
更有网友调侃道:肚子上的肥肉也是疫情期间一口一口吃出来的。
的确,与万阿姨相比,我们有太多人选择呆在舒适区内,刷手机,吃零食,一躺就是一天。
休息是休息够了,可不仅涨了膘,也荒废了大把时光。
《异类》中有这样一句话: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这是一个千变万化的时代,整个世界都充满不确定性。
当你被时代洪流推着向前走时,总有人率先改变自己。
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正是这样拉开的。
今天你沉溺于舒服,满足于现状,回避挑战,明天这个时代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做好准备的你,只能被时代狠狠地甩在后面。
1
说到这里小编想到了直播界的带货“一姐”,薇娅称第二,就没人敢称di一。
2019年的双十一,薇娅引导成交额超过30亿元,打破了自己2018年双十一创下了27亿元的记录。
直播卖火箭,开售一分钟,4000万一台的火箭全部售空…
可以说,薇娅的战绩在直播界中。
有人说,薇娅是赶上了好时代。
是的,但也是薇娅改变自己的结果。
接触直播前,薇娅从17岁开始就和男朋友海峰一起在线下开服装店,男友负责选品、搭配,薇娅负责卖货。
因为薇娅独到的眼光和持续的努力,他们的服装店生意越来越好,店铺开到7家,单日营业额超40万。
按理说,有这样的*已经是大写的成功了,但薇娅并没有沉溺在舒适区。
一次,有位顾客来到店里挑选衣服,没想到顾客选到心仪的衣服后并没有买下来,而是立马上淘宝搜索同款。
这个小小的动作让薇娅一下子意识到风向变化,她和老公狠下心将七家线下店铺全部关闭,准备从零开始搞电商。
然而这条路并不容易,因为缺乏经验,2014年的双十一,薇娅就亏了200多万。
薇娅咬咬牙,卖了两套房,继续拼。
慢慢的,她的淘宝店生意好起来了,次年双十一销售额突破1000万,全年销售额突破3000多万。
这份*引来了淘宝直播官方的注意,从而打开了直播带货一姐的广阔人生。
曾经在节目中薇娅坦言:“我永远活在一个很紧迫的环境下,如果停下来,我会很着急。”
岁月很残酷,它不会对任何人手下留情。
总有人沉浸在自己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中,等到被时代的浪头拍在沙滩上才悔之晚矣。精彩的人生,从来不会垂青躺在“舒适区”的你。
想要成长,就要不断挑战自己,改变自己,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有更多可能、更多选择。
2
跳出舒适区从不是成年人的专属。
最近看过一篇文章,一个毕业2年的学生小杨一段话让我们深思,她说:“父母给的舒适区让我害怕”。究竟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吧!
小杨刚毕业之后,选择了回家,爸爸妈妈帮助她找到一个各方面都均衡的工作,就是别人眼中的铁饭碗,她工作两年,感觉自己如温水中的青蛙,找不到年轻人该有的激情。
小杨感慨道:“她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一份好工作,却只能永远躲在爸妈安排好的舒适区里,过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想成功,请走出舒适区!
人生短暂,请跳出你的舒适区!
舒适区等于慢性自杀!
让孩子走出舒适区,你准备好了吗?
帮孩子迈出舒适区的几个原则:
无条件积极关注。
▲如果绘画比赛能拿前三名,爸爸妈妈就带你去游乐场。
▲测验拿满分,宝宝你就是我们家的骄傲。
▲这页字没练完,就没有冰淇淋吃了。
▲······
你常对孩子说这些话吗?其实在这些话中,得到父母的关注是以孩子达到某项具体要求为条件的,而我们更需要的是“无条件积极关注”。
这个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的,它是一种没有价值条件的积极关注体验。它的基础在于,让孩子明确地感受到,无论他表现得好还是不好,父母都是爱他的。
这一点,对于迈出舒适区很重要。因为孩子在受到无条件积极关注时,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也就没有了防御的必要,孩子的防御心理便会自然化解。有了满满的安全感,孩子才能放开手,无拘束地发展潜能,成为一个积极应对困难的人。
关注过程比关注结果更重要。
心理学教授德韦克在一项研究中,给孩子出一些不同难度的习题,并记录了他们在解题过程中的话语。
研究过程中,有的孩子在遇到难题时会责备自己,或转移到其他话题以逃避困难,甚至故意一错再错、消极抵抗;还有一部分孩子的表现却截然不同,碰到更难的任务时反而更加兴奋,更愿意去尝试。
让孩子接纳困难,孩子才能克服困难。逃避困难,其实是人之常情。但很多家长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经常责备孩子:
▲加和减怎么都分不清?
▲这么简单,抄怎么都能抄错?
▲上一分钟教的这一分钟就忘,到底有没有用心?
▲……
长此以往,内向敏感的孩子在接连受到否定之后,遇到困难时就会像乌龟一样缩进壳里,把自己保护起来,甚至在课堂上有问题也不问老师,更不用说走出舒适区了。
在孩子走出舒适区的时候,父母一定不要阻止,要陪孩子一起突破,做孩子成功路上的榜样,而不是绊脚石!
小班教学,思维导图教学法,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