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合作、亲密关系或重要社交中,我们总是想要更多地了解对...
在职场合作、亲密关系或重要社交中,我们总是想要更多地了解对方的本性,以决定是否推进关系的深度和质量。但大多数伙伴都非常吃“契机”,想要快速了解一个人总是不得其法。今天的文章,和伙伴们分享5个关键场景的观察要点,希望能帮助大家提升快速识人的能力。核心场景关键词:应激、第三人、压力、反馈、冲突。
要快速了解一个人,首先可以观察他在生活中面对意外情况时的反应。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应激状态下的反应*能暴露真实人格。因此,当生活中相对日常的突发事件打乱了他的计划,或者当他预设的方式没有得到遵从时,他的表现也能够透露出他的性格特征。
有些人可能会表现出焦虑和恼怒,有些人则能够迅速调整,保持冷静与理智。这样的反应不仅是情绪的体现,也反映了一个人的适应能力和内心的从容。这一场景的观察重点,在于关注对方是认知主导型,更能聚焦问题解决,还是更倾向于先接纳情绪,由情感主导后续行为。
其次,了解一个人如何在他人背后谈论别人,也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方式。尼采在《人性的,太人性的》中曾写到:评判别人时,我们暴露的是自己的需求与恐惧。如果他在别人面前总是保持中立甚至是积极的姿态,而在私下里却常常表露批评与贬损,那他很可能是一个通过贬低他人获取虚假优越感的低自尊者。与第三人沟通时,议论的内容往往反映个人安全感水平,是真诚和尊重,还是用贬低来掩盖焦虑,是一种观察其真实品格与思想成熟度的方式。
第三,观察他在压力很大或者不舒服的时候他会有什么表现。人格神经科学显示:压力下的生理反应与人格特质强相关。结合知己识人的DISC性格科学,我们能更好地对照四种性格特质,找到与其更好沟通的方式。比如大黄色性格在紧张情况下会选择迎难而上,寻找解决之道;而蓝色性格的人可能就像一根绷到*紧的钢丝,需要一定的心理调适;红色性格则可能更为脆弱,钻牛角尖发泄负能量,需要支援和鼓舞;而绿色性格更容易默默内耗,选择自己承受而抗拒沟通。
各式各样的反应不仅与个人的心理素质有关,也与对方过去的经历、环境和支持系统密切相关。如需更多了解及个体性格解读,欢迎长按识别上图领取到校免费辅导。
第四,当你分享自己的感受时,请留意观察他对此的反应。一个愿意倾听并给予积极反馈的人,通常意味着他具备同理心和情感智力,这也是深度关系的基石。而那些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冷漠或无动于衷的人,可能并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或者缺乏理解他人的能力。举个典型的沟通案例,当你在倾诉工作挫折时,有这么两种反馈,你更需要什么?A:"这确实很难"(情感确认)→"你打算怎么做?"(赋能)B:"我当年更困难"(话题转移)→"你应该..."(说教)
最后,当你和他意见相反,看法不一致时,一个人的态度与反应可以揭示他的思维方式和沟通能力。意见不同时的冲突解决沟通方式,是鉴别对方格局和领导力的核心场景。有的人能够尊重不同的意见,积极寻求共识并进行理性讨论,而有的人则可能表现出不耐烦甚至是敌对的态度。这样的反应不仅关乎个人的价值观,也反映了他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智慧与成熟度。
通过对这些细节的观察,我们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尝试去理解一个人的性格与内心世界,帮助我们达成更紧密的关系。但如果希望能够学习如何更高效和深度的关系打造,我们还是更推荐伙伴们结合《DISC性格沟通》课程一起提升。2025,新励成20周年,针对不同关系类型,打磨推出包含《关系解码》《智慧父母》《亲密关系》三门课程的幸福卡,如需了解更多,可点击下方图片了解更多。
专业解答各类课程问题、介绍师资和学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