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岁是孩子情商培养的黄金期,重庆探索佳教育针对不同年龄段设计分龄情商课,从责任认知、情绪管理到人际交往、抗挫力,用游戏、角色扮演等“边玩边学”的方式帮孩子练本事。更有家长课同步配合,让课堂上学的技巧能在家反复用,真正把情商变成孩子能用到生活里的“软实力”。
7岁娃和15岁少年,情商要补的课能一样吗?探索佳的责任心情商课直接把答案拆成两段——7-10岁先搞懂“责任”到底是啥:自己的书包自己理,班级值日不逃岗,做了错事得认,先把“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扎进心里;11-15岁得往上拔一层:得明白“我的选择会影响别人”,遇到麻烦别缩,得主动扛事、想办法解决。从整理书包到班级事务,从家庭小事到社会担当,课程没搞“一刀切”,一步步帮娃搭责任认知的梯子。
“孩子一发脾气就摔东西,怎么说都不听!”不少家长都有这困扰。探索佳的情绪管理课没讲“要听话”,而是用“体验式学习”帮娃拆情绪密码。12岁的小琪之前因为被同学误解,能闹到摔本子大哭;上了课之后,她居然会说“我现在有点生气,等5分钟再聊”——这变化不是凭空来的:课程里会带娃分析“考试没考好为啥委屈?”“被抢玩具为啥急?”——不是因为分数或玩具本身,是“我努力了没被看见”“我的东西被侵犯了”。先教会娃“识别情绪来源”,再练“怎么把情绪说出口”,慢慢就从“乱发脾气”变成“会用嘴沟通”。
内向娃总当“社交小透明”?探索佳的人际交往课没逼孩子“立刻变开朗”,而是搞“阶梯式训练”:7-12岁先练“基础功”——比如小组拼拼图时得学会听别人说“我来拼这块”,得敢说“我想试试”,先把“和同龄人玩到一起”的信心建起来;13-15岁就复杂点,比如用角色扮演模拟“和同学吵架了怎么和解”“想找朋友玩怎么开口”——不是教“要谦让”,是教“怎么站在对方角度说话”“怎么把需求讲清楚”。课堂上没有“说教”,全是“边玩边练”:低年级娃拼拼图练合作,青春期娃演小剧场练化解矛盾,每个阶段都有适配的“练兵场”。
“搭积木倒了就哭”“比赛输了就闹”——不少娃的“抗挫力”得补补。探索佳的抗挫课没教“要坚强”,而是帮娃建立“成长型思维”:7-10岁先认清楚“挫折是啥”——比如搭积木倒了不是“我笨”,是“没找对平衡”;11-15岁就得学会“应对大挫折”——比如考试没考好、和朋友闹掰了,得想“我能怎么做”而不是“我完了”。课堂上有个“挫折闯关”游戏,娃会经历“搭积木倒塌”“赛跑失利”“小组任务失败”,老师不着急安慰“没事”,而是问“你刚才试了三次,哪次最接近成功?”“下次要不要换个方法?”——慢慢的,娃就从“怕失败”变成“敢尝试”,从“输了就哭”变成“输了想办法赢回来”。
想让娃学的情商技巧“不白学”?得让“知识”变“习惯”。探索佳的秘诀是“家校共育”——课程覆盖自信心、情绪管理、挫折抵抗等9项情商能力,不是靠娃上课记笔记,是靠“好玩课堂+家长配合”:课堂是营队制的,一群娃一起玩游戏、演角色、讨论问题,比单独上课更有代入感;课后还有家长课,教家长怎么在家帮娃练:比如娃生气时,不是说“别哭了”,而是说“你现在很生气对吗?要不要说说为啥?”;比如娃没做好作业,不是骂“你怎么这么懒”,而是说“你刚才试了没?要不要一起想办法?”——这样课上学的技巧,回家能反复用,慢慢就变成娃的“本能”,不是“学过就忘”的知识点。
在这里,娃学的不是“情商道理”,是“能用到生活里的本事”:比如会说“我生气了”而不是摔东西,会主动扛班级任务而不是逃岗,会在输了比赛后说“下次我要练得更厉害”——这些本事不是“上课记下来的”,是“玩出来的”“练出来的”“和家长一起磨出来的”,能跟着娃走10年、20年,变成未来应对学习、工作、生活的“软实力”。
专业解答各种专业问题
"重庆探索佳教育"是重庆龅牙兔教育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基于教育宝SaaS管理系统开设的店铺, 若该店铺信息涉嫌虚假或违法, 请点击这里向教育宝反馈,我们将依法进行处理。
标准版